趕了好幾日的路,終于是到了洪州地界。
肅王親自來城門口迎接太後,還封了主路,仗勢搞得很大。這亦是我第一次與肅王打交道,因他是王叔,還是陛下一母同胞的親弟弟,李祯與我還是保持了必要的尊重,打個照面,寒暄兩句。
我這時才發現,肅王和太後長得是真像,不像當今聖上,一看就是太宗的親兒子。
我在心裏犯嘀咕:太後偏心肅王,是因為肅王長得像自己的緣故麽?
感覺也不應該啊。
他們母子相見,登時就紅了眼眶。我雖不忍煞風景,卻還是在去肅王府的路上叮囑太後道:“聖旨的事兒……”
話也不說全。點到即止。
她自個兒選的路,惡人還是要她自己來做。
太後冷聲對我道:“哀家已跟皇帝說好,必須厚待肅王世子!”
“肅王世子是陛下的親侄子,陛下當然會好好對待的。”我把話說得冠冕堂皇。
我跟李祯道,太後其實還是個非常自私的人。她不是完全無私地對待肅王,她真正愛的只有自己。不然,她也不至于這麽容易就被我說服了。
我本以為她會猶豫,內心掙紮,故而還準備了後招,卻沒想到她屈服得這麽輕易,真是讓我始料未及。
她到底還是想要一個自己滿意的晚年生活,誰都比不得她自個兒重要。
李祯嘆氣道:“你倒是看得透徹。”
我順了順他的胸口。
天家的子孫三代,真是親情淡薄得很。好在李祯至少得到了比較完成的父愛和母愛,比當今聖上要好得多。
這麽說來,帝王家最幸運的孩子可能是二皇子了,他個人也沒什麽野心,日後只要做一代吟詩作畫的閑王便好。
我們在肅王府安頓了下來。我不樂意去應酬,說一路舟車勞頓,只想好好休息,不需要肅王妃安排接風洗塵的宴會。肅王妃也沒有堅持,估計太後和肅王也只想關起門來說悄悄話,更無意于完成面子工程。
反倒是李祯對我說:“我聽說今晚洪州有夜市,你想不想出去逛逛?洪州也是鄱陽湖一帶最大的城市了,應該會蠻有意思的。”
一聽有好玩兒的,我頓時恢複了精神氣,抓着李祯就要出門。李祯這些日子算是號準了我的脈,我就喜歡出去亂逛些有的沒的,體力好不嫌累,有新鮮玩意兒就開心。
但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今日對肅王妃說的那一番話,喪氣道:“也不太好吧?畢竟我剛跟肅王妃說我累了不想動……”
“偷偷去。”李祯道,“你不是最會偷跑出門了嗎?”
我瞪大了眼睛:“你污蔑我!”
一炷香的時間後。
我和李祯已然偷溜出了肅王府……
對,翻牆出去的。
又過了一盞茶的時間。
我腦袋上頂了個金邊瑞香做的花環——據說金邊瑞香是洪州最有名的花兒——右手拿了串糖葫蘆往嘴裏塞,左手一邊提着個兔子燈,一邊指着不遠處的小攤說:“我要嘗那個!瓦罐煨湯!在洪州可有名了呢!”
李祯斜斜看着我:“你的端莊矜持都上哪兒去了?”
“我什麽時候有過這種東西了?”我大言不慚道。
剛走進瓦罐湯的小攤,便聞到香飄四溢。一個個棕色陶土做成的小罐子還不到巴掌大,由各式各樣的食材煨上幾個小時而成。
最常見的還是雞蛋肉餅湯,在廣府沒有這種吃法,我們一般都吃雞蛋鮮肉的腸粉。但不過是最簡單的食材,卻煨得金黃,一勺喝下去,雖然一直燙到胃裏,但鹹鮮的口感也一并帶入,給予人巨大的滿足感。
李祯看我一副幸福得要哭出來的模樣,拿着帕子對着我道:“擦一擦。”
我把臉湊上去:“相公給我擦吧~”
他是第一次聽到我這般稱呼他,懸在空中的手微微一滞,随後又湊過來,替我擦了擦嘴角,動作輕柔又細心。
攤主笑我們道:“一看就是剛成婚不久的年輕夫妻,恩愛得很呀!”
我嘿嘿笑道:“是呀,我們成親還沒到一年。”
“聽這位娘子講話,是外地口音呀?二位客官不是洪州人吧?”
李祯颌首,道:“我們是廣州府來的。”
老板很精明,沒有被李祯忽悠住:“你娘子是廣府口音,你這又不像啊!”
李祯微笑:“哦,我是江南道人,入贅到了我娘子家。”
我:“???”
李祯繼續胡謅:“我娘子是大戶人家人家的小姐,我不過一個窮書生,三生有幸,她瞧上了我,岳家也不嫌棄我出身微寒,還供我讀書。”
“難怪!這位客官一看就是個讀書人!客官是秀才嗎?”
李祯自謙道:“去年剛中了舉。”
我托腮看着他胡說八道。
攤主還興奮了起來:“啊,居然是舉人老爺呀!厲害厲害!你們吃辣嗎?我送你們一份拌粉吧?洪州的拌粉也很有名咧!外地嘗不到這個味兒的。”
“上兩份吧,我們照常結賬。”我道。
攤主去做拌粉了。我用胳膊肘捅了捅李祯,道:“真看不出來,你還要這種愛好?窮書生一個?娶了大戶人家的小姐?話本子裏才這麽寫呢。”
“你不覺得挺好玩的嗎?”李祯倒是蠻開心的,“再說了,你難道不是大戶人家的小姐嗎?”
“那你是窮書生麽?”
“如果我是窮書生,你還會嫁給我嗎?”
我認真思索了一下:“你要是早點兒來我家提親,那我娘只會痛哭流涕地招你入贅進門吧,畢竟有人要她閨女不容易啊……”
李祯噗嗤笑出聲來:“那我到是幸運得很。”
他在桌下牽着我的手。我倆看着攤主在攤前忙活,場景倒是十分有趣。
洪州的拌粉是用米粉在沸水中抄過後,放進一個大碗裏,加入花生、碎辣椒、蘿蔔丁、蔥花和醬油一同攪拌。攤主的手速很快很老練,拌完後倒進小碗裏,還是拌粉熱氣騰騰的,色澤鮮亮。一口咬下去,口感勁道,韌性十足。
唯一讓我受不住的,就是那一位小米椒實在是辣過了頭,沒吃兩口我就開始忍不住哈氣,辣得我連熱湯都沒法喝。
攤主笑道:“我們洪州人都是拿拌粉配瓦罐湯當早點的,娘子這麽怕辣,要怎麽配着吃呀?”
“天天這麽吃啊?都是小米椒?”我驚呆了,“你們洪州人的鍋和勺子都是辣味的吧!”
“嗨,差不多吧。”攤主道。
這頓吃得很歡。小吃的味道極好,和當地人聊天也開心。我結賬時甚至都想多賞他一錠銀子,但仔細想想,果然還是不應該把宮裏這種亂七八糟的風氣帶到民間來……
也就收手了。
臨別前,攤主提醒我們道:“二位客官是初來乍到吧?在洪州最好不要亂跑,逛完了夜市就早些回去吧。”
“是有何故?”李祯問道。
攤主朝着北邊伸了伸下巴:“沿着這條路往前走便是太師府了。前幾年蓋好的屋子,都沒怎麽住人。今年文太師告老還鄉了,一下子便熱鬧了起來。但文太師不喜生人靠近,況且他們家的家丁是打金陵過來的,比較兇悍,二位最好別湊過去,否則徒增是非。”
聽了這番話,李祯與我對視了一眼。
我們朝攤主道了謝,卻是不約而同地朝着北面走了去。
攤主只以為我們是想把這條夜市的長街逛完,也沒阻攔。
“你覺得,文太師這會兒在做什麽呢?”我問李祯。
他道:“去瞧瞧?”
“哇,咱們兩個?夜探太師府?你沒聽剛剛的攤主說嗎,文太師家的家丁,可是兇悍得不行哦!”我表情誇張道。
李祯刮了刮我的鼻子:“能有娘子兇悍?”
我思忖了一下,搖頭:“普通家丁,正面交手的話,我一個打兩個不成問題啦。”
李祯又擡手敲了敲我的腦袋。
“矜持點兒。”他說。
我抱着腦袋道:“你不是入贅到我家了嗎?你得聽我的!”
“行吧,聽你的。所以你到底要不要去太師府?”
“去!當然得去!”我不假思索道。
當入室毛賊真是一件讓人興奮到搓手的事情啊!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南京人的日常:方言永遠是那啥開頭那啥結尾,整天就是一筆雕鑿,“夾(jia)生(seng)”這麽傳神的詞語就是南京人發明出來形容自己的人的,可見wuli南京人有多夾生……(蠢作者是1/2的南京人,此條自黑,請勿杠我QVQ)
關于廣州人的日常:美食之都,啥都好吃,特別是西關那邊,什麽腸粉、煲仔飯、靓湯,逛一圈下來可以胖三斤!廣州的早茶真是人間至寶!(蠢作者在廣州待過)
關于南昌人的日常:辣,好辣,特別辣……西紅柿炒雞蛋都是辣的!并不是因為店家放辣椒了,而是那個鍋和勺就是辣的,你們懂的吧……但瓦罐湯和拌粉真是人間至寶!(蠢作者也在南昌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