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會開幕當晚,皇上在宮裏宴請文武百官與八方來客,前殿是帝後二人接見各國的男子與官員們,後殿則是貴妃設宴招待女眷們。今年唯一的不同時,我這個太子妃要陪同舒貴妃協理此事,這也是我這些日子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忙朝花會的原因。
很久不露臉的太後也出席了今晚的宴會。她又恢複了我第一次見她的那幅慈祥模樣,仿佛我們曾經的不愉快都沒有發生過。
“許久未見太子妃,倒是愈發端莊秀麗了。”太後誇我道。
我很客氣地回:“多虧了太後身邊的王嬷嬷教導,才能在此等盛事跟前,不至于丢我大邺朝的臉面。”
我倆一來二去的,一副祖孫和諧的模樣。
倒是舒貴妃趁着殿內喧嚣,悄悄對我說:“太後每次都是只吃一點兒就稱乏了,然後提前離席。今日場合隆重,她不會找你的麻煩。”
我頗為感動地看了她一眼。
雖然我并不怕太後找我的麻煩,但舒貴妃的心意,我是放在心裏了。
後宮的妃子、宗室與大臣的命婦,在這等重要場合,都有些特別的用處的。比如金昭儀,原本就是朝鮮王國送來的貢女,這些年頗得寵愛,今日便負責陪同朝鮮世子妃;至于我,因是南邊人,還會寫別國的語言,故北越王國和緬甸王朝的王妃與公主們都歸我陪着。
宴酣正盛時,太後果然如舒貴妃所言,提前退了場。再加上女眷們已經聊開了,旁邊還有翻譯的女官,所以基本都在自由走動。
舒貴妃朝我招了招手。
我走上前去問道:“貴妃娘娘有何事?”
“太無聊了,來聊天呀。”她抓了把瓜子往我手裏一塞,“丹心,你今天可是出了大風頭了,樓蘭公主瞧上你了,一開始她還以為你是男子,還讓人打聽你有沒有婚配呢!哈哈!後來得知你的身份後,她可失望死了。”
“……”
不是,貴妃娘娘,咱們倆什麽時候這麽熟了?你已經把我當自己人了嗎?這也太快了點兒!你這樣搞得我有點慌啊!
舒貴妃道:“你今天有沒有注意到,朝鮮世子妃也算是金昭儀的娘家人,但她倆卻沒怎麽說話。”
“注意到了,我還以為是朝鮮世子妃性子冷淡呢。”
“才不是呢。這金昭儀原本是世子妃的貼身婢女,朝鮮世子對她有意思,想納為側妃,結果就被世子妃弄到咱們這兒來了。”
我目瞪口呆:“……這麽大仇還把她倆放一塊兒啊?”
“皇後的意思。她不知道這事兒。”
“哦……那貴妃娘娘怎麽知道的?”
“皇後非要讓金昭儀去招待世子妃,金昭儀也就跟着讨厭上了皇後。但她也沒那個能耐找皇後的不痛快,所以就來投誠我咯。”
——不是,我的貴妃娘娘,您在我一個皇後的正牌兒媳婦跟前說這事兒合适嗎?
貴妃繼續叨叨:“其實金昭儀運氣很好啦,她就喜歡穿那種胖得要死看不出腰身的朝鮮服飾跳舞給皇上看,偏生皇上還真好這口,這不是才兩年就封了昭儀麽?大食來的那個貴人也學她這套,奈何皇上不喜歡西域舞蹈,所以至今也只是個貴人咯。”
“沒事兒,全天下都知道皇上其實只喜歡您。”我幹脆也放開了,“昭儀也好,貴人也罷,後宮裏的美人兒也不知道換了幾茬兒了,有哪個真正升了妃位的麽?還不都是最後默默無聞了。”
皇上這些年雖然寵幸了不少後妃,每回選秀都搞得聲勢浩大,各附屬國送上來的美女也都來者不拒,但妃位以上,還都是十幾年前的那些老人。
舒貴妃嘆了口氣:“其實上次你從永壽宮走後,我一直在想你說的話。我雖然心裏做不到大度,但看這些小姑娘,也覺得她們都是可憐人。比起被寵幸一小陣子、再度過漫長而又孤獨的後半生,或許一輩子都不承寵還要好一些呢。”
“進了宮,就要受着這些事兒啊,古往今來莫不如此。不受寵的才是大多數。不過我倒覺得不如效仿一下唐代六局二十四司的女官架構,設尚宮、尚儀、尚食等女官位,就算妃嫔不受寵,也不至于在宮中無聊度日,若手上的事情幹得好的,也一并可以升位分。就和朝堂上一樣的。這樣不受寵又無子嗣的後妃,也可以有個別的盼頭。起碼憑本事升了位分,衣食住行的待遇都提上去了……呃,貴妃娘娘?”
我一下子說嗨了,方才覺察到舒貴妃正雙眼放光地看着我:“你這提議倒是不錯!不然,你去跟皇後提一提?”
“……”感覺不太對勁兒啊!
“這樣的話,皇上就可以直接派活兒給那些新進宮的秀女,按表現升位分,而不需要一個個寵幸了。”
“…………”哦,原來葫蘆裏的藥埋在這兒呢!
老實說,當年皇上做出一副好色昏君的樣子,不過是為了保護在後宮中當靶子的貴妃。但他的保護計策失敗了,失敗到全天下都看出來了他的真實目的……那委實也沒有再繼續下去的必要了。他繼續寵新人的理由只有一個,那就是這個大豬蹄子發自內心地想這麽幹。
貴妃的心眼兒一向比較小,這麽多年了依舊如此,如果能給皇帝一個充分的理由,不去把新入宮的美人們挨個兒糟蹋一遍,那她絕對特別樂意。
該死的我為什麽要嘴賤提出這個方案……
但轉念一想,這個方案對我來說似乎也有好處。現在的東宮舊人,日後一定會有個不錯的位分,榮華富貴都有所保障,但宮裏早晚還是會進新人的。若免了選秀,我會四先被前朝禦史罵善妒,再被禮部上折子說不符合祖宗禮法……可若真選了人進來,把女孩子們在後宮裏以一個很低的位分一丢就是一輩子,未免也太過糟蹋。
如果能仿前朝制度,增設女官,再在女官的考核和升遷上重新規定一下,不與帝王寵愛與子嗣挂鈎,絕對是一件好事。
看着貴妃那放光的雙眼,我雖然很想答應,但還是十分克制地擺出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道:“我覺得想要說服母後,還是有些難度的,但既然是娘娘所托,我盡力便是。”
貴妃笑靥如花:“那便辛苦你了!以後有什麽要本宮幫忙的,你盡管開口。”
我發現我和貴妃還真就是互相欠人情的關系,欠到最後彼此掰扯不清了……
不過,和皇後娘娘提這件事兒,并不是很難。
後殿女眷的晚宴,因為只說說笑笑、喝點兒果酒,便散得很早,不像前殿那般烏煙瘴氣,一群男人喝多了就開始耍酒瘋,人聲喧嚣沸騰,不到半夜結束不了。因此,後殿的宴會散了後,我便去前殿找帝後謝恩。
謝的自然是今天出這場風頭的恩。
謝恩之後,我順便随口跟皇後提了下:“兒臣今日見到了宮中的許多娘娘,都是些生面孔,想來是她們久居深宮的緣故。兒臣想,不如給她們安排一些宮務,幫母後分憂?”
接着,便順理成章 地和皇後講了女官制度的想法。
皇後對皇上已然沒什麽愛情層面的情感了,就合夥治國的關系,一個負責管理前朝,一個負責打理後宮,相敬如賓,可能這輩子也就那樣了。是以,她并沒有聯想到她一向瞧不上的舒貴妃能從這場改革中得到什麽好處,只是覺得我的提議有道理,她會回去考慮。
皇上旁聽了一嗓子,也覺得我提法很有意思,又問我:“除了後宮的妃子外,你對後殿那些各國的王妃公主,有什麽看法?”
我有些懵地回道:“這個兒臣能有什麽看法?”
“什麽看法都行,随便說。”
“王妃們以後都不怎麽打交道啊?等等……帶公主來的,是想把公主留下來嫁給皇子宗室嗎?”我突然想到了這個可能性。
這還是得益于李祯跟我說的百越世子妹妹的往事。
皇上對我擺出一副孺子可教的表情,繼續追問:“你覺得呢?”
我想了想,皇上應該不是在旁敲側擊地告訴我他想往東宮塞人——因為上一次他塞人是直接通知我的,并沒有征求我的意見——所以他問的,就真只是字面意思了。
不知怎麽的,我的腦海裏,突然就閃電般地回想起了那個太監嗓,和當時和他對接的、形貌好似一只猴子的西圖。
根據我的多方追查,西圖和緬甸王室并無關系,應該只是受雇于人。更何況,太監嗓明顯是邺朝人,上一次和我交手的時候還說了“我主子”,我推測,他的主子也是一個有一定的身份地位的邺朝人。
我突然有了一個膽大的想法。
“不然,除了各國公主之外,陛下順便把此番來到金陵的王子、世子們,不滿十四歲的都扣下來吧,就以集體入宮讀書的名義;順便把宗室們家裏的适齡男孩兒也送進宮來,□□養;還有那些權臣家的兒子,也送進宮來當伴讀。”
皇帝陷入了沉思。
“……不好辦嗎?”我問道。
“也沒那麽難辦。”皇帝用微妙的眼神看了看我,“想不到,你倒是沒有婦人之仁。”
我在內心裏攤手。
我倒是想有婦人之仁,可是我此時仁慈了,最後倒黴的一定是未來要繼承大統的李祯和我,那我還不如狠心腸一點兒呢。
皇帝又道:“對了,民間那些對你的評價,你都聽到了吧?正好,朕還有一事要交代給你。”
“父皇請說,兒臣自當盡力。”
“也不是什麽大事。就是朕看文太師不爽很久了,老狐貍的尾巴藏得挺深,又是先皇留下來的老臣,這麽多年了,朕都找不到理由削他。他老家在江陰,讓太子抽空帶你去一趟,剩下的不用朕多說了吧?”
“………………”
我好難啊。
“……兒臣明白了。”
我真是太難了。
皇帝對我的态度似乎很是滿意,說女官制度他覺得不錯,可以讓皇後研究研究,深入貫徹落實一下。
搞了半天給貴妃做嫁衣了,我還要出遠門幹體力活,真他大爺的劃不來啊!
接下來的幾天,我一直都在犯愁:心絞痛到底要怎麽裝才能看起來比較逼真?
作者有話要說:
過了12點啦~這一章 算3.29的~
睡覺zzzZZZZ大家晚安~